转载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新变化-创新创业学院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创新创业学院 >新闻资讯 >正文

转载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新变化

文章来源:大学生创新创业网公众号 作者:创新创业学院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2日 点击数: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文件已发布,相对于2023年有多处变化,以下对比分析内容仅作为备赛参考。

01

大赛背景

2023年

2024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定于2023年5月至10月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教育部定于2024年4月至10月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02

总体目标

2023年

2024年

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创业盛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更中国。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充分展现新发展阶段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感召力。

--更国际。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更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造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塑造力。

-一更全面。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各类各学段的全覆盖,打通人才培养各环节,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引领力。

--更创新。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丰富竞赛内容和形式,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创造力。


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盛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更中国。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充分展现新发展阶段高水平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感召力。

-更国际。深化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更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造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塑造力。

--更全面。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各类各学段的全覆盖,打通人才培养各环节,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引领力。

--更创新。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丰富竞赛内容和形式,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动能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创造力。


03

主要任务

2023年

2024年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04

大赛内容

2023年

2024年

(三)同期活动。即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成立仪式、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数发布会、大赛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等系列活动。

(三)同期活动。即大赛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大学生创新成果展、世界大学生创新论坛、世界大学生创新指数框架体系发布会等系列活动。


05

组织机构

2023年

2024年

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共青团中央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津大学承办

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共青团中央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和闵行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五)大赛总决赛由中国建设银行冠名支持,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积极争取中国建设银行分支机构对省级赛事的赞助支持。

无描述

06

参赛要求

2023年

2024年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五)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学校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五)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学校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其中,入围省赛的项目由各学校汇总后加盖公章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入围总决赛的项目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后加盖公章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07

比赛赛制

2023年

2024年

(一)大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不含萌芽赛道以及国际参赛项目)。校级初赛由各院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地负责组织,总决赛由各地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地报名团队数(含邀请国际参赛项目数)、参赛院校数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总决赛名额

(一)大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不含萌芽赛道以及国际参赛项目)。校级初赛由各院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地负责组织,总决赛由各地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地报名团队数(含邀请国际参赛项目数)、参赛院校数、往年获奖项目情况和创新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总决赛名额

(二)大赛共产生 410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港澳台地区参赛名额单列),其中高教主赛道 2300个(国内项目 1800个、国际项目 500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600个、职教赛道600个、产业命题赛道400个、萌芽赛道 200个。

(二)大赛共产生425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港澳台地区参赛名额单列),其中高教主赛道2300个(国内项目1800个、国际项目 500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650个、职教赛道 650个、产业命题赛道 450 个、萌芽赛道 200 个。

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3年5月29日,报名截止时间由各地根据复赛安排自行决定,但不得晚于8月15日。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4年5月15日,报名截止时间由各地根据复赛安排自行决定,但不得晚于8月1日。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总决赛(2023年9-10月)。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另设省市组织奖、高校集体奖及若干单项奖。入围总决赛的项目将通过评审,择优进入总决赛现场比赛,决出各类奖项。

总决赛(2024年10月)。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另设省市组织奖、高校集体奖及若干单项奖。入围总决赛的项目将通过评审,择优进入总决赛现场比赛,决出各类奖项。

08

其他

2023年

2024年

本通知所涉及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所有。

本通知所涉及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组委会所有。


09

高教主赛道

维度

2023年

2024年

参赛项目类型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类项目

除了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类项目外,增加了“人工智能+”类项目

参赛组别和对象

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组内细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

仍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但组内细分为创意组和创业组

参赛组别和对象

初创组和成长组的工商等各类注册登记时间分别为未满3年及3年以上;初创组和成长组的股权结构有所区分

创业组不再按照注册时间年限进行区分,仅要求完成工商等各类注册登记;创业组的股权结构统一为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

少于 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奖项设置

金奖180个、银奖360个、铜奖1260个

金奖200个、银奖400个、铜奖1200个


10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维度

2023年

2024年

主要目标

不断拓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时代内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上山下乡出海”,乘风破浪向未来。通过扎实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厚植家国情怀,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不断拓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时代内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厚植家国情怀、扎根中国大地,用创新实践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将个人奋斗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制定方案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聚焦“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要求,结合地方实际需求,制定本地2023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要明确活动时间、地点、规模、形式、支持条件等内容,并于2023年6月15日前报送至大赛组委会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城市社区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结合地方实际需求,制定本地 2024 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要明确活动时间、地点、规模、形式、支持条件等内容,并于 2024 年5月30日前报送至大赛组委会

活动报名

系统开放时间为5月29日至8月15日

系统开放时间为5月15日至8月1日

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2023年6月)大赛组委会将于6月在天津市举行2023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国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2024年5月)大赛组委会将于5月在上海市举行 2024 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国启动仪式。

组织实施

大学生项目团队要积极深入基层,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高校要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专项经费、校地协同等多种形式,努力实现项目长期对接,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大学生项目团队要积极深入城乡基层,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高校要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专项经费、校地协同等多种形式,努力实现项目长期对接

奖项设置

1.本赛道设置金奖 60个、银奖120 个、铜奖 420 个2.本赛道设置乡村振兴奖、最佳公益奖等单项奖。3.获得金奖项目的指导教师为“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限前五名 )。

1.本赛道设置金奖 70 个、银奖 140 个、铜奖 440 个2.获得金奖项目的指导教师为“优秀创新创业导师”(限前五名 )。


11

产业命题赛道


维度

2023年

2024年

目标任务

(三)立足产业发展,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校企协同培育产业新领域、新市场,推动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三)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产业急需,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校企协同培育产业新领域、新市场,推动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参赛项目类型


_

(一)产教协同创新组: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基于“四新”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推动解决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难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与迭代创新。

(二)区域特色产业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举办地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相关各类产业,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助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生态

参赛要求

(三)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要求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应答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三)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要求,命题企业将对命题对策进行契合度审核评价。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应答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赛程安排

(一)征集命题。请命题企业于2023年6月10日24:00前进入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命题赛道命题申报。

(二)命题发布。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企业申报的产业命题进行评审遴选。入选命题于6月下旬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公开发布和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公开发布。(三)参赛报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学校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国际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进行报名。参赛报名及对策提交的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3年8月15 日24:00。请命题企业、学校及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校企对接的具体流程,积极开展对接,确保供需互通。

(一)征集命题。请命题企业于2024年5月30日24:00前进入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产业命题赛道命题申报。

(二)命题发布。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企业申报的产业命题进行评审遴选。入选命题于6月中旬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公开发布和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公开发布(三)参赛报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学校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国际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进行报名。参赛报名及对策提交的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4年8月1日 24:00。请命题企业、学校及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校企对接的具体流程,积极开展对接,确保供需互通。

奖项设置

本赛道设置金奖 40 个、银奖 80 个和铜奖 280个

本赛道设置金奖50 个、银奖100 个和铜奖 300个

其他说明

(二)命题企业需遵守大赛的规章制度,按照大赛的流程和要求参与大赛的相关活动。鼓励企业和高校在赛后积极启动项目对接会,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

(二)命题企业需遵守大赛的规章制度,按照大赛的流程和要求参与大赛的相关活动。鼓励企业和高校在赛后积极启动项目对接会,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

(三)命题企业需充分开放与所有高校的项目对接沟通,杜绝出现长期与个别高校合作、拒绝与其他高校沟通对接的情况。

内容来源:大学生创新创业网公众号

如果内容有误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解决!



更多
打印    收藏